tanscp

一只打呼噜的🐱

ISSUE 007 | 生活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只有需要理解的东西

· 发表评论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01 期):OpenAI 的图书馆工位。OpenAI 是一家位於旧金山市区的 AI 公司,总部位于一栋改建的三层小楼。其中,楼内有一个漂亮的图书馆,收藏了员工推荐的藏书,并配有科学家的照片。图书馆有两层,面积相当大,里面有很多自习桌,员工可以在这里读书、休息,甚至一整天办公,享受安静和放松的气氛。

相较于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工位密集、杂乱的办公环境,OpenAI 的图书馆式工位更加安静舒适,更适合需要深度思考的智力工作。这种工作环境的设计值得创新型企业借鉴学习。OpenAI 的这种图书馆式工位设计值得创新型企业认真学习和借鉴,有助于营造更加专注高效的工作氛围,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AI重要论文

· 发表评论

AI重要论文

OpenAI 的前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开出了一份论文清单,一共包含30篇论文。

他说:"如果你真正学会了所有这些,你就会知道当今 AI 的 90% 重要内容。"

Clickhouse vs MongoDB: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 发表评论

Introduction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th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ClickHouse and MongoDB, two popular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oth ClickHouse and MongoDB have their own unique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at make them suitable for different use cases.

Let's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databases.

Elasticsearch 查询过程中的 pre-filter 原理

· 发表评论

大家都知道在对索引执行查询的时候,需要在所有的分片上执行查询,因为无法知道被查询的关键词位于哪个分片,对于全文查询来说诚然如此,然而对于时序型的索引,当你从 my_index-* 中执行 now-3d 的范围查询时,可能很多分片上都不存在被查询的数据范围,因此 es 从 v5.6 开始引入了 pre-filter 机制:对于 Date 类型的 Range 查询,在对分片执行搜索之前,先检查一下分片是否包括被查询的数据范围,如果查询的范围与分片持有的数据没有交集,就跳过该分片。

分布式搜索过程原先由两个阶段执行:查询阶段和取回阶段,在引入了 pre-filter 之后,分布式搜索过程变成了三个阶段:预过滤阶段(pre-filter)、查询阶段和取回阶段。pre-filter 在查询阶段之前执行。

我从来没有目标

· 发表评论

2023年即将结束,这一年对我来说充满了挑战和成长。回想起来,我仿佛经历了一段艰辛的旅程,但也收获了许多意外的惊喜。
阮一峰的这篇网络日志带给我很大的共鸣。他提到了“没有目的地,向前走”,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一根弦。我常常在职业道路上追求成功和进步,心急于找到一个确定的目标。但我始终忽略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美丽的风景并非只存在于终点,而是沿途的点点滴滴。
2023年对我而言,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探索的年份。在这一年里,我从一个普通的员工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自己思考和决策能力的职场人。我学会了面对挑战,勇敢地去尝试新的事物。我放下了对目标的焦虑,开始享受过程中的各种收获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