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scp

一只打呼噜的🐱

ISSUE 011 | 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底层牵引力

· 发表评论

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底层牵引力。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这些障碍被称为“底层牵引力”。它可能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所处的社交圈层、日常的低效率努力,以及对即时满足的过度追求。这些因素往往不易察觉,却能在不经意间限制我们的发展。往深了说,这些底层牵引力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我们处理不好自己和外部力量的关系,这是一场和自己的博弈。你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你与自己的关系的一种投射

要打破这些限制,我们需要提升自我认知,通过反思来校正我们的假设和行为。认知影响眼界,眼界影响高度,高度和思考方式影响处世原则。所以很多人会说你要尝试做不同的工作,开拓自己的认知,而开拓认知的前提是敢于并勤于反思自己,这也是提升认知最好的方法。张定浩在《孟子读法》中提到:“在中国古典思想里,一个人做的任何事情,其结果其原因,都要回返落实到自己身上。从结果的角度,一个人所做的事情最终要作用于自身,且用自身去衡量,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原因的角度,当这个事情遭遇困境的时候,也首先回返到自身去找原因,即「反求诸己」”。生活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系列连续的点,把生活案例化去分析拆解。

ISSUE 010 | 害怕啥越要去了解啥

· 发表评论

害怕啥越要去了解啥-来自播客《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恐惧来源于不了解,不确定和缺乏安全感,害怕某事物而去了解它是一种面对和克服恐惧的策略,这种策略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曝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它的原理是基于条件反射,通过逐渐增加与恐惧对象的接触,减少恐惧反应,收集关于你恐惧的事物的可靠信息。通过学习和理解它,我们可以减少对未知的恐惧感,重构对未知事物的认知。当然在初期肯定会出现一些不适感,就需要自己有一份坚定的信任和外部支持了。

ISSUE 009 | 要求价值之前,始终努力提供价值

· 发表评论

3-2-1 Thursday!“Always strive to give value before you ask for value.”在要求价值之前,始终努力提供价值。

How to Start Google。Paul Graham在这次演讲中向年轻人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帮助他们未来创办初创公司做好准备。他建议年轻人应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技术领域,通过自己的项目来学习和提高技术熟练度。因为自己的项目来源于内在的兴趣和思考,这是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一旦掌握了某项技术,就能更容易地发现世界中缺少的东西,从而找到创业机会。另外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而共同的项目是评估合作伙伴是否适合的最佳方式。尽管Paul Graham是创业文化的倡导者,但他也强调了在学术上表现良好有助于进入好的大学,而好的大学是找到优秀合作伙伴和创业想法的地方。

ISSUE 008 | 被困住的错觉

· 发表评论

The Illusion of Being Stuck: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在生活中會遇到被困/被卡住的情況,以及如何面對和克服這些困境。作者提醒我們,被卡住並不代表一定要感到沮喪或者是失敗,而是可以將其視為一個機會,去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向並作出改變。文章分享了一些方法,包括了解自己、保持好奇心、尋求幫助、設立小目標等,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度過被困的時期。

从神经网络到 Hugging Face-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简史

· 发表评论

链接: 从神经网络到 Hugging Face

来源:胡涂说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经原作者同意进行转载。以下为原文:


TL;DR 本文8200+字,全文阅读约需15分钟。从去年开始,我读了十余本人工智能方面入门的书籍(参见文末附2),酝酿了两个月,花了两周时间写作此文。本文简要回顾了从感知机到深度学习及Hugging Face的历史,并试图以通俗的语言来介绍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原理。

生活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只有需要理解的东西。

—— 居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