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于 阅读 62

ISSUE 016 | 刷视频越多,越觉得无聊

Scrolling through online videos increases feelings of boredom, study finds。在短视频的浪潮中,我们或许都曾目睹或亲身体验过这样的场景:有人深陷沙发,手机里传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手指在屏幕上飞速滑动,伴随着一阵阵清脆的笑声,但实际上的感受是满满的无聊感。这人可能是你的朋友,你的家人,甚至就是你自己。多伦多大学士嘉堡分校的Katy Tam博士及其团队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聊感与我们的注意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当人们在TikTok或YouTube等在线视频平台上浏览时,那种频繁切换视频或在视频内部快进快退的行为,实际上会加剧人们的无聊感。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快速切换减少了观众对视频内容的投入,导致注意力分散,降低了对当前观看内容的参与度,最终导致无聊感的增加。更有趣的是,研究表明,无聊感与视频切换的频率成正比,观看多个短视频所带来的无聊感往往超过了观看单个长视频。(这里补充一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中国网民的95.5%看短视频,65.2%看长视频。)

此外,研究还指出,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观看视频和切换视频时的习惯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无聊感的不同体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聊感的产生与个体的期望与实际参与度之间的差距密切相关,沉浸在视频内容中更能带来愉悦感,这与在电影院里享受连贯的观影体验颇为相似。

或许,在这快节奏的数字时代里,我们应该学会让自己慢下来

The Waiting Time Paradox, or, Why Is My Bus Always Late?。有一种被称为"等待时间悖论"的奇特现象,它揭示了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感知是多么的主观和多变。当人们处于等待之中,时间似乎变得沉重而缓慢,每一秒都像是在无尽的沙漠中跋涉,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艰难。然而,当人们投身于繁忙的事务或全神贯注于某项活动时,时间却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跃而过,让人措手不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时间感知的相对性。它告诉我们,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心理状态和所从事的活动而变化。而“等待时间悖论”只是一种检查悖论的一个特例。

这篇文章探讨了人们普遍感觉等待的公交车总是迟到的现象,是一个很有趣的点。通过模拟和概率论分析,以及对西雅图公交车实际到达时间数据的研究,揭示了这一悖论背后的统计原理,并指出实际公交车到达时间并不符合Poisson过程的假设,即在某些假设下,平均等待时间等于公交车的平均到达间隔。从而解释了为什么悖论在现实中并不成立。

小公司不欢迎大厂离职人。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些互联网大厂离职员工在小公司求职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曾几何时,大厂的光环如同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薪资和市场的青睐,也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今,随着行业的稳健和理性,这把剑的锋芒渐退,市场对大厂人的评价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大厂员工在离职后,试图加入小公司,却发现那里的环境、工作节奏和职场文化与他们所熟悉的大厂截然不同,宛如两个世界。同时,小公司的老板们也对大厂员工的能力和适应性持有保留态度,认为他们可能并不完全适合小公司的需求。文中列举了几个活生生的例子,展示了大厂员工在小公司求职过程中的挣扎和反思。他们在不断的尝试与失败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厕所?。可能你我在外出如厕的时候,都没有仔细想过公共厕所本身这件事。对于厕所改造和因地制宜的建设合适的厕所更是不成涉足,而清华大学学者武洲及其团队却致力于公共厕所改造。他们通过深入研究和实地考察,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的需求,研发了多种厕所解决方案。他们认为厕所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关乎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议题。 厕所问题反映了城乡、阶层差异以及对不同群体的关怀,如农村地区缺乏完善下水道系统,人造肛门患者外出换洗粪袋的困难。厕所设计需考虑实际使用习惯和需求,避免过度设计导致实用性降低,同时强调厕所保洁的重要性。强调建立厕所文化和进行如厕教育的重要性,如日本小学生学习打扫厕所,中国历史上的厕所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