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022 | 你是否也在经历内心失序?
· 发表评论如何重组内心的秩序 这几年有一种状态反反复复的出现:迷茫、慌张和不知所措,处于心情很down很负能量的倦怠状态。这种状态有时像一场混乱的风暴,打乱了原本的平静,他们说这是内心失序的感受。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可能是面对压力、不确定性,或是在追寻方向时感到迷茫。这种情绪并不罕见,也并不可怕,它只是提醒你需要停下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简单来说,内心失序就是当你正准备专注于做一件事时,心里却被其他事情分散了注意力。心理学家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中提到,内心失序会迫使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错误的方向,精神能量因此被阻滞,难以发挥预期的功能。崔庆龙在《对境生心一如何从痛苦和不适中摆脱》一书中对这种失序感的精准描述:
由失序的自我所发起的活动依然是失序的,而你在平静时充满乐趣的事情,在那个自体状态下统统都变得无趣,甚至令你更加烦躁,因为内心的“渲染风格”变了,它从完整和连续变成了破碎和离散。
生活的体验被碎片化,之所以会反反复复出现这种状态是内心在不断核裂变和核聚变。
当我们内心充满矛盾、压力或挣扎时,可能会像核裂变一样,把完整的自我分割成多个“碎片”。这些“碎片”可能代表冲突的情绪、矛盾的需求或未能解决的难题。核裂变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内心的分割同样会带来情绪上的强烈波动。而当我们想重新把内心的这些“碎片”重新融合时,就像核聚变一样,把分散的部分聚合为更有力量的整体,这种聚合同样需要时间、理解和耐心。
那怎么样才能缓解这种状态呢?几个思路:
- 不控制负面情绪。个人比较深刻的体会是在人多的场合中:看着周围的人三五成群的侃侃而谈,就你一个人落单,这时候你可能会因为自己和周围的人不一样,产生一种负面情绪状态,你又想快点融入大家,对负面情绪进行控制和否定,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这种对于负面情绪,越控制你的内心越会失序。
- 允许内心的裂变和聚变。接受内心偶尔的混乱,将其视为成长的一部分
- 以史为鉴,从别人的身上找到认同感,确认自己。每个人都有一个杯子,都有一个故事,它决定着我们的自我认同
- 用情境来推动自己,找到情绪的“锚点”,重建自我的连续体验
Ness Labs: The Trap of Overpreparation.过度准备可能会让我们掉入“想太多,做太少”的陷阱,总是等待所谓的“完美时机”,却因此错失了真正的行动机会。这种状态还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陷入“瞎忙”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 “效率幻觉”(Illusion of Productivity)。这一现象指的是我们感到自己很忙碌、似乎在高效地工作,但实际上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或进展。这种错觉可能源于频繁的多任务处理、盲目乐观的工作估计,或者单纯为了忙碌而忙碌的行为。然而,表面上的高效并不能真正带来的实际效果。
那怎么办呢?关键是别等一切都准备好了才开始动手。边做边学,在行动中进行探索和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并从过程中不断调整。与其过度准备,不如大胆尝试,用实际行动学习和成长。犯点小错没关系,这些教训能帮助我们快速成长。比起完美的准备,不断行动、及时调整的策略往往会带来更大的进步和更实质性的成果。
A linkless internet.第二大脑、知识链接、卡片笔记法等概念,相信大家多少都有所耳闻。这些方法,无论是用来提升工作效率还是重塑生活的掌控感,都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启发。这些理念的核心在于“链接”。最初,它们被用作展示研究人员之间联系的工具,反映了人类思维从一个想法流转到另一个想法的隐秘过程。正是这种持续发生的迁移与发散,催生了思维的重组,而这种重组正是创造力的源泉。
这里并不是说AI的出现并不会破坏思维的迁移与重组。它只是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将原本在脑中碰撞的思维过程用摘要形式展现出来。当你询问AB之间的关联时,AI往往只能捕捉到一些显而易见的联系,比如A1-B1、A2-B2。而人的思维则更具发散性,从AB可能衍生出CDEF,尤其是那些深层次、微弱的关联,往往依赖于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知识积累。
AI平台的关键特性在于其综合、总结和释义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建立在对大量文本的吸收与从中抽象出语言模式的基础上,而这同样需要人的参与。正如文章作者所言,如果头部搜索引擎全面转向AI问答式摘要回复,链接所代表的复杂思想结构可能会逐渐消失。这种转变无疑会对信息获取和知识构建产生深远影响。
换个角度来看,提示词或许能够为“链接”找到另一种用武之地。但这种方式的前提是,我们能够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需求。只有明确需求,链接的价值才能真正被激发并充分利用。
为什么中国的城市规划一直坚持“宽路疏网”的设计?。作为一名城市空间规划游戏爱好者,我对城市规划一直很感兴趣,最近玩得比较多的是《Cities: Skylines》第一代。这篇文章聊的是中国城市规划中“宽路疏网”设计的由来和背后的原因,既有历史背景,也有现实需求。
文章提到,“宽路疏网”的格局受欧美和苏联城市规划体系的影响,同时又结合了中国自己的特点,比如以前的“大院”和后来流行的“小区”。“大院”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支持工业化发展而设计的,功能集中;而改革开放以后,“小区”逐渐取代了“大院”,成了城市中最常见的空间单位。
“宽路疏网”还跟小区、新区的建设紧密相关,比如宽阔的道路更适合人车分流,也方便大规模开发。这种格局是在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下发展出来的,后来随着时代发展,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城市需求。
城市拥堵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道路交通网络密度不足或规划不合理、跨区域交通疏导能力薄弱、商业网点分布过于分散增加了出行复杂性。此外,缺乏错落有致的城市设计与空间布局,加之带状绿化与点状绿化分布不均,未能有效缓解热岛效应或提供良好的通风廊道,进一步加剧了拥堵。同时,在关键风貌节点上布置风貌单一的建筑(如学校或住宅区),缺乏在密度与层次上的深度思考,也导致城市空间功能性不足。这些因素的叠加作用,不仅增加了交通压力,还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宜居性与运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