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is the new plastic。把AI比喻成塑料,我们可以从塑料的快速普及和大规模发展,到逐渐意识到其潜在危害性的历程中,汲取对AI发展的深刻启示。正如塑料,AI是一种新兴的材料和工具,它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催生新的工作模式和信息交互形式。尽管AI带来了显著的进步,但它也伴随着风险,正如塑料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一样,我们同样需要关注AI的潜在缺点,包括工作岗位的转移、隐私泄露和伦理问题等。
AI一种能快速给出答案或结果,但结果的准确性或好坏并不确定的手段,其关键点在于喂给AI的提示词是什么?你是否明确清晰的表达了自己的诉求。生成式 AI 通常基于概率模型,它会预测最可能的答案或文本,而不是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有时会导致结果偏离真实需求。但如果是需要快速产生想法、创意或进行初步探索时,AI 的效率和广度非常有用,即使结果有不确定性,也能为进一步优化提供方向。而且AI的准确性也基于人类监督和矫正,它不是取代一切,而是我们工具箱中的新材料。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Neo Zhang在其文章《1%、刻银术与 AI:一个温和的未来》中,将AI比作现实世界中的“刻银术”,强调了AI在理解和包容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性。而AI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工具,更是一种饱含温度的理解和转化的媒介,帮助我们看见人类中那1%的独特性。
Voice is (mostly) Bad UI。语音界面是否能成为未来主流的用户界面,关键在于解决两大挑战。首先,在技术层面,语音界面需要处理用户输入的抽象性,理解现实世界中的模糊性问题,这无疑是一项技术难题。当用户需求变得复杂时,语音界面背后需要执行的指令集将变得异常复杂,这对移动端设备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在用户心智层面,语音界面在公共场合的使用可能会引发隐私问题,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许多人更倾向于使用他们熟悉且习惯的视觉界面来完成任务。
Why is it so hard to find a job now? Enter Ghost Jobs. 最近在arXiv上发现了一篇引人深思的论文,揭露了招聘广告中的“幽灵招聘”现象。研究者们利用Glassdoor的数据和LLM-BERT技术,揭示了一个事实:我们日常浏览的职位广告中,超过五分之一可能只是海市蜃楼,公司其实并不打算真正招聘。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发布招聘广告的成本微乎其微,而且企业可能只是希望建立一个人才储备库,以备未来之需。然而,对于我们这些求职者而言,这可能意味着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却发现自己追逐的职位并不存在,长此以往,这种徒劳无功的尝试可能会引发求职疲劳。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幽灵职位”扭曲了就业市场的信号,让某些行业看起来比实际更为繁荣,误导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求职者的利益,也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
My Social Anxiety Cheat Sheet for Mingling.严格来说,我其实有些社交焦虑。通常情况下,我会在和他人交谈前反复预演对话内容,过度关注自己应该如何回答,并在交谈中时刻注意对方的反应。与此同时,我常常感到自己流露出不自信,或者因为搭话不合时宜而陷入尴尬——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成了“话题终结者”,似乎没人理会,可能是不认同,也可能是兴趣已尽。这种情况一直存在,也一直困扰着我。这篇文章的作者在总结个人经验后分享了一些技巧:
- 不要过分担心开场白,没有人会记得你是如何开场的,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话题的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引导对话深入进行。
- 反问的形式,让对话进行下去。他们提供的信息只是整件事情的一个节点,这个点的过去以及未来都是有用的
- 把对话的重点放在对方身上,让对方去谈论自己
-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猜测他们的行为的出发点,来引出话题
- 适度的谈论自己